当前位置:首页 > 科技资讯 >

阿里云在AI热潮中逆袭:从“卖铲子的人”蜕变重返增长路

作者:王东东 来源:网络整理 发表:2023-09-05 12:04:29 我要点评 作者ID:3

2023年,AI创业潮一浪接着一浪。不仅是AI大模型的创业已经形成了百模大战,从设计、电商、直播、游戏,几乎每个领域的公司都在探索如何在AIGC做出创新应用,AI作画、AI音乐也...

文章主要介绍的是阿里云在AI热潮中逆袭:从“卖铲子的人”蜕变重返增长路相关内容!

2023年,AI创业潮一浪接着一浪。不仅是AI大模型的创业已经形成了“百模大战”,从设计、电商、直播、游戏,几乎每个领域的公司都在探索如何在AIGC做出创新应用,AI作画、AI音乐也迅速在行业中走红。

与AI创业潮相伴的,是对云端算力的需求暴涨。7月中旬,一款名为妙鸭相机的AI写真小程序迅速蹿红,凭借着“9.9元,上传20张照片即可制作数字分身”的主打小功能,被称为“海马体”平替,成功在年轻消费者中出圈,相关微信指数飙升至1800万以上。

一个月之内,为应对动辄四五千人的在线排队,妙鸭相机多次紧急扩容,在阿里云上的算力激增了数百倍。

这只是众多AI创业的缩影。对于当下AI创业圈来说,在云上获取模型和开发工具、调用云端算力、根据使用情况随时释放和扩容,几乎是创业的必要条件。

自去年阿里云在业界率先提出MaaS理念(ModelasaService)、并上线魔搭社区后,这个开源社区迎来了惊人的增长速度,7月份数据显示它已托管超过1000个AI模型,有超过100万的开发者在3个月内涌向这个社区,每天下载模型量达到30万次。

相应的在阿里云视频号上,围绕大模型工具助手类的解答小视频明显增多:《3分钟上手大模型》《5分钟、0代码、不吃配置:StableDiffusion云端部署方案》等,单看这些标题风格,好像穿越回了PC站长年代或企业出海建独立站的时期,那时一样是帮助B端客户答疑解惑。

目前,魔搭社区已打通与灵积平台的部署链路,支持社区的模型通过灵积来实现服务化。对AI开发者,可以通过灵积平台统一的SDK方便地获取不同模型、并集成到自己的应用中。灵积平台建设了一系列自动化的模型上云统一工具链路,支持模型的自主接入。所有接入灵积平台的模型都能自动获取平台的服务能力,包括基于阿里云强大算力的跨区域自适应弹性能力,支持模型和数据安全隔离,并提供基于云原生的公共部署,以及用户自定义独占部署等多种形式,增强服务的灵活性。

阿里云CEO张勇在最新财报分析师会议上概括了这一战略思路,他说“作为云服务商,我们要让所有的AI公司和他们的模型来使用阿里云提供的低成本高性能的基础设施,包括使用我们的基础模型,把基础模型部署在阿里云的基础设施之上,帮助合作伙伴通过微调之后适应行业需求和专属应用。对我们来说,这是一个巨大的机会。”

阿里云在AI热潮中逆袭:从“卖铲子的人”蜕变重返增长路

云计算回暖

回到财务层面,对于全球云计算大厂,目前生成式AI并不是直接盈利的现金牛,但种种迹象表明,AI热潮正在起效。

据微软发布的截至今年6月30日的季度业绩显示,云服务Azure和SaaS应用Dynamics365在细分业务的同比增速中并列第一,均为26%,略好于分析师对Azure的预期,这拉动了当季度整体营收同比增长8%。同期,谷歌整体的云产品收入同比增长28%,归因于基于AI的新产品拉动。亚马逊AWS收入同比增速为12%。

比如微软这次披露AzureAI服务收入只占Azure收入的2%,上一季度为1%(Azure收入首次在微软年度总收入中占比超过一半)。但从趋势上看,它未来有望成为一个新的增长引擎,带动云+AI的整体提升,就像给普通发动机加了一个Turbo。微软在财报中称,新的AzureAIStudio成为新时代企业选择AI开发的工具。亚马逊和谷歌也都表示将加大AI技术的资本性投入。

在AI生态的加持下,阿里云有望迎来首个年营收突破千亿元的时刻。张勇称,AI的价值并不是其单纯作为AI所带来的,目前互联网上所有的应用和服务都值得用AI重做一遍。

AdamSelipsky也认为,目前可能只有10%或15%的IT已经迁移到云中,IT太过庞大,每年花费数万亿美元,其中大部分迁移尚未发生,而我们仍处于云之旅的早期阶段。

这一轮AI热潮或许会是云计算渗透率提升的关键节点。某种程度上,AI就像移动互联网一样,需要庞大且灵活的算力,需要能及时调用大量算力并在不需要时释放,需要接入云端模型微调和再开发,需要通过云计算提供服务——与许多企业数字化也可以用传统IT不同,AI必然、也只能发生在公有云上。

这背后蕴藏着巨大的新机会,尤其是那些对AI敏感的细分行业客户,比如金融、汽车、保险等。这会导致云计算的客户结构在未来发生调整,新客户因AI被吸引到这个生态中。

年初IDC联合浪潮信息发布的《2022-2023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》显示,国内人工智能计算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,2022年智能算力规模达到268百亿亿次/秒(EFLOPS),已超过通用算力规模。

通常,智能计算比通用计算的技术门槛更高,前者的成本也是后者的10倍以上,智能计算在全球算力产业中的占比会越来越高,采用公共云是一个趋势,同时配套要求云厂商在底层芯片上做自主研发优化,以提升适配性。

一个鲜明的案例是阿里云前不久与复旦大学的合作,建立了国内高校最大的两个智能计算平台,一个部署在复旦大学校园内,另一个部署在1500公里外的内蒙古乌兰察布阿里云数据中心。

AI与云原本就是一体两面,一个新的机会正浮出水面。

文章来源:钛媒体

本站文章来自网络收集整理和网友投稿,如需申请删除,请与站长联系(挑错)。

原文地址:https://www.youhui114.com/keji/596300905.html(转载请注明出处)
优惠网专注全国优惠活动资讯信息及各种实用生活经验分享,更多优惠券限时折扣活动在线免费领取。

优惠网微信小程序
广告
优惠网新闻投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