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旅游活动 >

布尔津县:新疆的秘境,北疆的明珠,你了解它在哪里吗

作者:陈二小 来源:网络整理 发表:2023-11-25 12:31:28 我要点评 作者ID:3

布尔津县,这个隐藏在新疆深处的秘境,被誉为北疆的明珠。你是否知道它位于哪里?是阿尔泰山脚下的一片绿洲,还是额尔齐斯河畔的一座城市?这里的风景如画,文化底蕴深...

本文给大家分享的是布尔津县:新疆的秘境,北疆的明珠,你了解它在哪里吗的相关内容!

布尔津县,这个隐藏在新疆深处的秘境,被誉为北疆的明珠。你是否知道它位于哪里?是阿尔泰山脚下的一片绿洲,还是额尔齐斯河畔的一座城市?这里的风景如画,文化底蕴深厚,是一个值得一探究竟的地方。让我们一起走进布尔津县,感受它的魅力吧!

布尔津县隶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。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,阿尔泰山南麓,准噶尔盆地北缘,东临阿勒泰市,西临哈巴河县,南临吉木乃县,东南临福海县,北部和东北部分别与哈萨克斯坦、俄罗斯和蒙古国接壤,边境线长218公里,总面积10369平方公里。

截至2023年1月,布尔津县人口7.2万。县内有21个民族居住,其中哈萨克族占总人口的58%,汉族占总人口的30%,其他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12%。

截至2022年10月,布尔津县下辖4个镇、3个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布尔津镇。

布尔津县简介

布尔津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,阿尔泰山南麓,准噶尔盆地以北,额尔齐斯河畔。它的北部和东北部与哈萨克斯坦、俄罗斯和蒙古接壤。它位于阿勒泰地区的主要交通道路上,是进出口新疆西北部两个边境贸易港口的必经之地。与俄罗斯接壤的理想港口具有很大的发展价值,是西北地区与俄罗斯经贸往来的唯一途径。

布尔津县

布尔津县位于阿勒泰山南麓,准噶尔盆地以北,东与蒙古交界,西北与俄罗斯、哈萨克斯坦接壤,边境长218公里,总面积 10540平方公里。 5乡 2镇 63个行政村 6个社区,总人口约8万人,由哈、汉、回、蒙等21个民族组成,其中少数民族占比 69%。

布尔津县

布尔津县物华天宝,资源丰富。

土地广阔,水丰富。宜农荒地190万亩,目前开发使用32.5万亩;额尔齐斯河和布尔津河穿过边境,年径流量75亿立方米。水可以储存 170万千瓦。

二是林茂草茂。有草原草场面积。 1227万亩;有天然林和人工造林面积;森林覆盖率518万亩,森林覆盖率518万亩 30.3%。

三是矿富产品高。已探明的矿藏有金、银、铅、滑石等。 36种,是阿勒泰地区黑色金属、有色金属、稀有金属等重要矿产资源的远景产地。

布尔津县

第四,风景独特。有32个旅游景点,分为六类 20种基本类型,占全疆 56种基本类型 35.7%,特别是被称为“人间净土”的国家 AAAAA级喀纳斯自然生态景区以其美丽、神奇的自然风光而闻名于国内外。

目前已开发喀纳斯、禾木、五彩滩、北疆海岸等11个高品位景区,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的景区。“中国旅游强县”。

第五,地理位置优越。它是中国罕见的与三个国家接壤的县,也是阿勒泰西部三个县的交通枢纽。方圆100公里有两个机场。奎北铁路布尔津支线开通运营,喀纳斯贸易港成功申报后,将形成集航空、铁路、公路、港口为一体的综合交通布局网络。

近年来,布尔津县牢固树立和贯彻科学发展观,立足县域,“区位、资源、人文”优势,大力实施“优势资源转化、对外开放、科教兴布、可持续发展”四大战略,做大做强“旅游、畜牧、能源、大豆”四大支柱产业,县域经济和社会事业实现了可持续、快速、健康的发展。2010年,全县社会生产总值突破 10亿元,完成 11.15亿元,同比增长8.6%;地方财政收入突破亿元大关,增长1.12亿元,增长1.12亿元。 16.9%;累计接待游客 102.4万人次,旅游收入7.37亿元,分别增长 31.3%和 31.6%;劳务经济和非农产业收入已成为农牧民增收的亮点。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407元,较上年增加 410元。

在自治区党委、人民政府的亲切关怀下,在地委、行署的正确领导下,经过全县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,先后成功建成国家园林县、国家卫生县、中国旅游强县、中国绿色名县、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县、全国数字城管试点县、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合格县。荣获中国宝钢环境奖、中国人居环境示范奖、自治区“两基”工作先进县、自治区平安县、自治区文明县、自治区环保模范县、自治区婚育新风进入万个示范县、自治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等荣誉称号,连续六届自治区城市建设“天山杯”竞赛活动综合奖,连续四年荣获自治区城乡抗震安居工程先进县称号。

布尔津县的地理位置

布尔津县隶属于新疆阿勒泰地区,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上“鸡尾”最高点位于阿尔泰山西南麓,位于东部 86º 25ˊ—88º 06ˊ,北纬 47º 22ˊ—49º 11ˊ。北部是阿尔泰山友谊峰的最高点,是与哈萨克斯坦、俄罗斯和蒙古接壤的边境县。东临阿勒泰市,西临哈巴河县,南临吉木乃、福海县。南北长 200公里,东西宽 49—总面积82公里,葫芦形,总面积 10540.3平方公里,国界线长218公里。 1镇 6乡,人口有哈萨克族、汉族、回族、蒙古族等46367人 21个民族。

地形由东北向西南倾斜,分为三个部分:北部高中山区、中部低山丘陵、山谷、南部半沙漠低山区。主要有额尔齐斯河和布尔津河。属于大陆北温带寒冷气候,夏季干热,冬季寒冷,降水量小,蒸发量大,昼夜温差大,光线充足,全年多季风。

布尔津县的历史沿革

该县以布尔津河命名。“布尔津”,哈萨克语。在哈萨克语中,三岁公骆驼被称为“布尔”,“津”这就是放牧者的意思。当地哈萨克语也被称为当地哈萨克语“奎干”由于布尔津河在这里汇入额尔齐斯河,因此(汇合处的意思)。西汉时期是西匈奴的游牧地。

三国时属鲜卑,隋唐时期属突厥。清朝平定准噶尔部后,布尔津地区由乌里雅苏台定边左副将军控制的科布多参赞大臣管辖。同时,它也是阿尔泰乌梁海左翼的游牧场。光绪31年(1905年)是阿尔泰办事大臣的管辖地。1919年,阿尔泰划归新疆省,设阿山道。同年,布尔津正式设县,先后属于阿山道、阿山行政区、阿山专区、阿勒泰专区。1970年后属阿勒泰地区。

布尔津县高山蜿蜒,草原辽阔,水草丰富,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西部游牧民族繁衍生息的地方。据史料记载,布尔津属阿勒泰地区,古称蒙古西部草原。历代建制属于中国地方政权,秦朝和汉代属匈奴,三国时期属鲜卑。宋代以后,布尔津地区讨厌铁木,这是成吉思汗三子窝阔台的封地。元朝由元朝中央政府管辖。明代由卫拉特部首领管辖。清朝,以满族为代表的中国中央王朝统治蒙古草原和西域。清政府在漠北、勒泰山设立乌里雅苏台将军府,科布多参赞大臣行使军政权力。清光绪三十年来,科布多、阿勒泰分治,设阿勒泰大臣,由清廷控制藩院,布尔津由阿勒泰大臣管辖。

民国初期,阿勒泰作为特区,直属北京中央政府管辖。民国元年,北京中央政府设立阿勒泰办事长官公署,为特别行政区。 1919年以后,人们省去了它“河”字称为“布尔津县”,属阿山道管辖。同年 8月,鲁效祖被任命为县治委员。次年,鲁效祖被任命为县知事。

1945年 9月周一,在伊朗、塔和权力的革命中,阿勒泰民族军击败了国民党军队,占领了布尔津,建立了布尔津县政府,阿克扎木被任命为县长。

1949年 9月 25、新疆和平解放后,伊、塔、阿三区成立的布尔津县政府继续行使管理权, 1950年今年8月,布尔津县首届各民族、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在布尔津县举行,选举产生了布尔津县人民政府。

布尔津县名胜古迹

布尔津县是新疆五大景观之首——中国古北界唯一的动植物分布区,世界著名的喀纳斯湖自然景观区,喀纳斯湖是著名的景观区。“变色湖”、“浮木长堤”。传说中的“湖怪”喀纳斯湖增添了神秘的色彩,其独特的风景被称为喀纳斯湖“亚洲唯一的瑞士风光”,还有鸭泽湖、卧龙湾、五木尔台墓等名胜古迹。

吐鲁克岩画

位于布尔津县禾木喀纳斯蒙古乡,北纬地理坐标48°53′39″、?东经87°08′44″,海拔1 440米。?在喀纳斯湖湾东岸变质的千岩上,基岩通过古冰川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地貌景观——羊背石,岩画即附雕其上。岩画地理位置优越,迎面俯瞰湖面,紧邻美丽壮丽的夏牧场。现在画面分为两个,间隔50多米。

第一幅岩画位于羊背石背面的蚀刻槽中。岩画面积3平方米,大部分岩画模糊不清。只有一点图案可以看到刺猬、野猪、山羊、雪鸡等动物的形状。

第二幅岩画位于羊背石背面的小陡坎上,面积110×94厘米,图案清晰可见,分为上下两排,上排8个图案,下排9个图案,内容主要是马、羊、狼、狗、鹿、雪鸡等动物。最大的是梅花鹿图案,其尺寸为23×10×8厘米,鹿角向上,眼睛向前看,悠闲,整个岩画雕刻技术精致,简单,造型优美,是游牧民族生活的真实写照。

阿勒泰岩画大多始于唐代突厥民族,并延续到现代。吐鲁克岩画可能是图瓦民族的杰作。岩画暴露在地面上。

由于交通不便,知识分子很少,偶尔也会有游客参观。随着喀纳斯湖东岸观光路线的推出,岩画将成为湖区的又一热点。

库须根岩画

位于布尔津县冲越尔乡,交通便利,越野车可直达。

地理坐标:北纬48°09′″,东经87°11′13″,海拔770米。岩画位于库须根沟以东约5公里的沟口,冲向尔乡政府。每年春秋两季,都有大量的牲畜经过,这是当地牧民转场的重要牧道。岩画分为两部分,第一部分在沟口的乱石堆里,原来的规模比较大,因为当地人砸石外运,只剩下一部分岩画。画面面积54×50厘米,只有3只动物造型,从画面上看,上为狗,下为猫,中间不详。

第二片岩画面积分布较大,距第一片岩画1公里,画面面积10×30厘米左右,图案多样,错综复杂,新旧岩画叠加现象多,多与游牧民族生活有关,如山羊、狐狸、狗、马和骑马图案。库必根岩画是布尔津县的一幅大型岩画,分布集中,靠近布尔津至喀纳斯湖的道路,具有很高的旅游发展价值。

布尔津县旅游景点

布尔津县是新疆五大景观之首,布尔津县风景独特,新疆五大自然景观之首——中国古北界唯一的动植物分布区,中国有著名的高山和湖泊,雄伟的冰川,成千上万的原始森林,丰富多彩的草原,迷人的雪原,杰出的雅丹地貌,独特的稀有野生动植物资源和悠久而简单的文化遗迹。中国古北界唯一的动植物分布区有“亚洲唯一的瑞士风光”喀纳斯自然生态景观区就在该县境内。中国古北界唯一的动植物分布区有“亚洲唯一的瑞士风光”喀纳斯自然生态景观区就在县里。著名的哈纳斯自治区景观区,喀纳斯湖是著名的景观区“变色湖”、“浮木长堤”。传说中的“湖怪”喀纳斯湖增添了神秘的色彩,其独特的风景被称为喀纳斯湖“亚洲唯一的瑞士风光”,还有鸭泽湖、卧龙湾、五木尔台墓等名胜古迹。

阿克吐别克雅丹地貌

位于布尔津县窝依莫克乡境内,额尔齐斯河北岸的一、二级阶地上,东南距布尔津县城24千米。柏油路可直达该地,地理坐标北纬47°48′56″、东经86°39′10″,海拔480米。此处由流水侵蚀切割风蚀作用形成。在阶地斜坡上,沟壑纵横,沟谷与小土梁相间发育,间宽5~10米,土梁高一般为5~15米,最高25米,分布面积3平方千米以上。沟与梁的密度每平方千米150个。由切割裸露微倾斜的上第三系地层构成,岩性以红色、土红色、浅黄和浅绿色泥岩及砂砾岩组成。

由于各岩层间抗风化能力的程度不一,形成参差不齐的轮廓,加上色泽各异的岩层,五彩缤纷,形状象彩色古堡、怪兽、峰丛等奇特造型的风蚀地形,成为典型的雅丹地貌。这里地处干旱多风地带,年降水量118毫米,每年大风日40余天。当大风刮起时沟谷间发出不同的声响,颇有神秘与恐怖气氛。

友谊峰冰川

位于布尔津县禾木喀纳斯乡境内,喀纳斯河源区奎屯山、友谊峰西南坡,南距布尔津县城210千米,从喀纳斯湖骑马向东北66千米可达冰川区。冰川末端地理坐标北纬49°06′17″、东经87°49′17″,海拔2 416米?友谊峰冰川是阿尔泰山脉最大的冰川,由友谊峰西南坡发育的两支冰川而形成的山谷冰川。其上端拥有多级粒雪盆,全长10?8千米,面积31?13平方千米。冰川最高点海拔?4 374?米,呈西南向,流线为直线型,两支冰川上部由一山脊分隔,末端相连。冰川最大厚度130米,最薄9米。冰面坡度极缓为1?5°~1°,冰舌前端出现小融蚀洼地、冰蘑菇、裂隙和冰洞。冰川表面各冰流间的几条中碛垄一直延续到冰舌末端,似长蛇在蜿蜒前行。

友谊峰冰川是中国海拔最低的山谷冰川。气势磅礴的巨大冰川与古冰川强烈作用所刻蚀的各种地貌形态,堪称天下奇观。在喀纳斯河源及以下河谷由于长期经受第四纪冰川的作用,不仅古冰川遗迹广布,并保留有完整、典型的冰斗、U型冰槽谷、刀脊、角峰、冰刻槽和羊背石等冰蚀地貌,而且还残留着各种冰碛物和冰水沉积物组成的堆积地貌。在海拔2 700米以上的高山或山坡上,可以看到数以千计形态极为完整,大多呈圈椅状的冰斗,斗壁高而陡,一般高度为200~280米,斗底较小并积水,成为各自独立分布的小湖泊,面积在0?5~15平方千米左右,呈椭圆形或圆形。通过科学考证,国内学者将冰碛物分为布尔津县山口冰期、骆驼脖子(卧龙湾)冰期、喀纳斯早、中、晚期3个阶段,代表了喀纳斯河流域冰川的发育过程。友谊峰冰川由于纬度偏北,海拔不高,具有较好的代表性,在国内外有很高的知名度,将成为冰川科学考察和冰川奇观探险旅游的热点。

喀纳斯湖

喀纳斯自然景观保护区位于布尔津县境内,布尔津河源头地带,距阿勒泰市西北265多公里处,面积5588平方公里。自然保护区以喀纳斯湖为中心,主要为保护野生动物及其生态环境。喀纳斯蒙古语意“美丽而神秘”,地处新疆阿尔泰山中部的布尔津县境内,与蒙古、俄罗斯、哈萨克斯坦三国交界,面积两千多平方公里,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。

一位联合国环境保护官员说:“喀纳斯是当今地球上最后一个没有被开发利用的景观资源,开发它的价值在于证明人类过去那无比美好的栖身地。”喀纳斯湖为复合冰川融汇而成,湖面海拔1374米,湖长25公里、最深176米,湖周植物茂密,是鱼类和水禽栖息繁衍的理想场所。湖四周雪峰耸峙,绿坡墨林,艳花彩蝶,湖光山色,美不胜收。

这次,和布尔津县:新疆的秘境,北疆的明珠,你了解它在哪里吗有关内容就为朋友们整理到这里,更多优惠活动资讯信息可查看本站其他栏目。

本站文章来自网络收集整理和网友投稿,如需申请删除,请与站长联系(挑错)。
优惠网专注全国优惠活动资讯信息及各种实用生活经验分享,更多优惠券限时折扣活动在线免费领取。

相关旅游优惠信息推荐
广告
优惠网微信小程序
广告
优惠网新闻投搞